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曲阜仿古建金屬瓦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曲阜仿古建金屬瓦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曲阜的顏廟是做什么的?里邊的景點分別有哪些?
第一個問題:
顏廟又名“復圣廟”,位于曲阜明故城北門內東側,原陋巷故址處,是祭祀孔子的弟子顏回的廟宇。
顏回(前521年~前481年),字淵,又稱子淵。他并不是顏氏家族中以顏為姓第一人,但卻被后世子孫尊為第一世祖,其后裔延順。這主要是顏回在顏氏家族中社會聲譽最高,他生前勤學善思,以禮修身,達到了名冠孔門弟子之首的境界,死后被儒家學子奉為楷模,尊稱顏子。歷代帝王屢加封賜,直至尊為“復圣”。
顏回家居魯國都城,其東為魯國宮室及達官貴人的府第,西鄰孔子故居闕里。因《論語》載有:“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不改其樂”的贊語,后人遂將顏回的故居處稱之為“陋巷”。自漢代以來,歷代帝王至曲阜祭拜孔子,大多同時拜祭顏子。晉朝之后,祭拜孔子以顏子配享成為定制,顏子及其后裔也在不斷地受到歷代帝王封贈。唐貞觀二年(628年),太宗李世民詔升顏子為“先師”;開元八年(720年),玄宗詔顏子“亞圣”,二十七年(739年),又封顏子為“兗公”。宋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,真宗詔封顏子為“兗國公”;崇寧四年(1105年),徽宗贈顏子九旒冕服。元至順元年(1330年),文宗封顏子為“兗國復圣公”。明景泰二年(1451年),封顏子后商顏希惠為翰林五經博士,后改授嫡系顏議。隨著顏子的社會地位逐漸提高,其廟宇的規模亦愈來愈大,禮遇品序也隨之提升。
第二個問題:
顏廟的建筑
陋巷坊
位于顏廟正門偏東,陋巷街北端。明萬歷二十二年(1594年),山東巡撫鄭汝壁、巡按連標建。西梢間塌折,1985年重修。坊石質,三間四柱,柱出頭,明間大額枋,花板無紋飾,小額枋上刻火焰,火焰下刻正書“陋巷”二字,字板兩側浮雕云紋,每側上下兩云相交,中間透雕。兩次間有樓,石刻作瓦垅形,懸山頂,有脊無吻。柱八角形仰蓮座,中二柱上端各有南向坐蹲獅,亦稱“辟邪”,邊柱刻火焰。柱以石抱鼓夾抱,浮雕獅、鹿、牡丹等,以示高規格的等級。
一道菜,一個故事,中國名菜傳說,你知道多少?
民食為天貫今古,雅桌論詩酒菜輔。
珍饈香名由來大,佳肴美稱故事多。
中國飲食文化有著悠久歷史,中國菜譜更是琳瑯滿目,五花八門。在許許多多數之不盡的菜名中,有不少菜名是有一定的故事由來的。現將大江南北30道有名的菜譜名字和其歷史典故分別介紹如下:
1、“東坡肉”由來
“東坡肉”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治理西湖時興起的。當年西湖治理好后田地不怕澇旱,同年莊稼還得了大豐收。老百姓感謝他, 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。蘇東坡叫人把肉切成方塊燒紅分給治理西湖的民工每家一塊,讓他們過年。老百姓都很高興,夸蘇東坡是賢明的父母官,把他送的豬肉叫做“東坡肉”。
杭州大小菜館老板見人們都夸“東坡肉”,就讓廚師把豬肉切成方塊燒紅,掛出牌子取名“東坡肉”。新菜出來后菜館生意極其興隆, 家家飯店都有了“東坡肉”。由于蘇東坡為人正直不畏權勢,朝中奸臣就設法陷害他。有個御史在皇上面前進讒,說蘇東坡在杭州干壞事,得到百姓憎恨,恨到想吃了他的肉,還將菜單讓皇上看。糊涂皇帝立刻下旨將東坡貶職,到海南充軍。蘇東坡被貶后,杭州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,仍然象過去一樣贊揚他。就這樣,“東坡肉”被定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并一代代地傳了下來。
2、“涮羊肉”由來
涮羊肉是現在好多人喜歡吃的美食。涮羊肉來源于元朝,和忽必烈有關。據說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征戰途中,想吃草原美味“清燉羊肉”,廚師馬上宰羊剔肉,誰知敵軍已經趕來,戰情突發,來不及做清燉羊肉了。廚師又不想讓忽必烈挨餓,于是急中生智將羊肉切成薄片,放在鍋里一攪就立即撈了出來,趕忙放了點調料就送了上去。忽必烈饑不擇食地吃完就迎敵上去,并大獲全勝。事后他覺得剛才的羊肉烹飪方法挺好,就又讓廚師按照同樣的方法做了一次,建議放了許多佐料,群臣吃完后贊口不絕,于是忽必烈將這種吃法賜名為“涮羊肉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曲阜仿古建金屬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曲阜仿古建金屬瓦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標簽: #曲阜仿古建金屬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