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常州50x5紫銅排批發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常州50x5紫銅排批發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蘇軾為什么被貶到黃州?
蘇軾是因為“烏臺詩案”被貶到黃州的。烏臺,是指御史臺,因御史臺上植柏樹,終年棲息烏鴉,故稱烏臺。
蘇軾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, 漢族,四川眉州眉山人。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。
蘇軾的父親蘇洵,號稱“蘇老泉”。蘇洵發奮雖晚,但是很用功。1048年(慶歷八年),蘇洵因父喪居家后,把自己的一生所學都傳授給了孩子們。
宋神宗在熙寧年間重用王安石變法。變法失利后,又在元豐年間從事改制。1079年(元豐二年),43歲的蘇軾到湖州上任知州后,他例行公事,給神宗寫了一封《湖州謝表》。由于蘇軾是詩人,在官樣文章上也很自然地加上了個人色彩。他在文章后面加了一番感慨:
悲催的是,蘇軾的這些言辭本不足以被定罪,但是當時恰好出版了《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》,給御史臺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機會。監察御史臺里行舒亶(dǎn)經過幾個月的潛心“鉆研”,找了幾首蘇軾的詩,羅列罪證后就上奏彈劾他。
在舒亶開始彈劾蘇軾后,很快就在朝廷掀起了一場風波。御史何正臣和李定也隨后上表彈劾蘇軾,說他用語暗藏譏刺朝政,并指出蘇軾四大可廢之罪。
彈劾蘇軾的官員不僅污蔑他“愚弄朝,妄自尊大”“銜怨懷怒”“指斥乘輿”“包藏禍心”,還說他諷刺政府,莽撞無禮,對皇帝不忠,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。他們費盡心思,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了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。因此,朝廷內很快就出現了一片反對蘇軾的聲音。
緊接著,剛在湖州上任三個月的蘇軾就被御史臺逮捕押往京師。這個案子牽連了幾十人。
烏臺詩案是蘇軾生命中重大的轉折點。一方要置他于死地,另一方又全力以赴要為他伸張正義。在這些救援他的人中,既有和蘇軾三觀一致的元老,也有原來是王安石變法派的有識之士。他們紛紛上書,勸諫神宗不要對蘇軾下死手。就連太皇太后曹氏、章惇等人夜出面力挽狂瀾。
最后,還是因為已經退休的王安石上書“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?”而使蘇軾逢兇化吉。
神宗之所以看了王安石的這句話而改變了殺蘇軾的主意,是因為當年太祖皇帝立下的規矩是不殺士人,也就是不能因為讀書人的言論而定他們的罪。如今正值大宋王朝的太平盛世,因而神宗對蘇軾從輕發落,將他貶為黃州(今湖北黃岡)團練副使。
(王安石)
蘇軾在獄中度過了驚心動魄的103天,成了他終生都難以忘懷的經歷。
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,并無實權,還要被當地官員監管。蘇軾一度感到郁悶和心灰意冷。好在他有詩人的浪漫與才情,他到了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,一番和古人的跨越時空的“對話”,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名作:《赤壁賦》《后赤壁賦》及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,以此來寄托他遠大的志向。
黃州物質貧乏,蘇軾便在公務之余,向當地官員借了城東的一塊坡地,開墾種田以貼補生活。不久,他便自詡為“東坡居士”,紀念在黃州的歲月。
蘇軾的一生,在文學方面達到了極高的造詣,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標桿。除此之外,他在書法、繪畫、醫藥、烹飪、水利等各項領域中也頗有建樹。后人把他當成最能代表宋代文化的精神。他的人生態度“進退自如、寵辱不驚”也被人敬仰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常州50x5紫銅排批發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常州50x5紫銅排批發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標簽: #常州50x5紫銅排批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