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自貢鋁材噴砂招聘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自貢鋁材噴砂招聘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為什么成都的地震烈度全國排名靠前?
謝邀!今年是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。大祭之年我們深切懷念在那場災難中罹難的同胞。堅決譴責以地震之痛進行地域歧視的一切卑惡言行。
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地震烈度。地震烈度(seismic intensity)表示地震對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響的強弱程度。而震級是指地震釋放的能量大小,二者是有區別的。
我國根據地震的破壞程度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。具體為:
1度:無感——僅儀器能記錄到 2度:微有感--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度:少有感--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,懸掛物輕微擺動 4度:多有感--室內大多數人,室外少數人有感,懸掛物擺動,不穩器皿作響 地震烈度Ⅶ度區 5度:驚醒--室外大多數人有感,家畜不寧,門窗作響,墻壁表面出現裂紋 6度:驚慌--人站立不穩,家畜外逃,器皿翻落,簡陋棚舍損壞,陡坎滑坡 7度:房屋損壞--房屋輕微損壞,牌坊,煙囪損壞,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度:建筑物破壞--房屋多有損壞,少數破壞,路基塌方,地下管道破裂 9度:建筑物普遍破壞--房屋大多數破壞,少數傾倒,牌坊,煙囪等崩塌,鐵軌彎曲 10度:建筑物普遍摧毀--房屋傾倒,道路毀壞,山石大量崩塌,水面大浪撲岸 11度:毀滅--房屋大量倒塌,路基堤岸大段崩毀,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度:山川易景-一切建筑物普遍毀壞,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。
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觀后果為依據來劃分烈度等級。但宏觀烈度表不論制訂得如何完善,終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據,不能排除觀察者的主觀因素。為此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物理標準來評定烈度,這種物理標準既要同震害現象密切相關,又要便于用儀器測定。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時的地面加速度峰值。因為一般認為地震引起的破壞是地震慣性的力量造成的,而這種力量(不可稱作慣性力)又決定于地面加速度。這樣就給烈度的每一等級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。結果表明,烈度每增加一度,加速度大約增加一倍。后來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還有地面速度峰值。中國現行的烈度表已經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兩項物理量數據。 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:(1)地震等級;(2)震源深度;(3)震中距離;(4)土壤和地質條件;(5)建筑物的性能;(6)震源機制;(7)地貌和地下水位等。按人的感覺及地震破壞情況劃分等級,依次排列成表,即為地震烈度表。世界上有很多種地震烈度表,如日本采用的7度表,10度表等。中國采用12度表。
我國地處歐亞板塊的東南部,受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影響,是個多地震的國家,據統計,我國大陸7級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陸7級以上地震的1/3,因地震死亡人數占全球的1/2;我國有41%的國土、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區,6度及6度以上地區占國土面積的79%。我國幾個地震活動較為強烈的地區是:青藏高原和云南、四川西部,華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區,新疆及甘肅、寧夏,福建和廣東沿海,臺灣地區等。
根據我國地震烈度的區域劃分狀況,國家對各地地震烈度和設防標準進行了規范界定。并作為建筑設計的強制性規范。2016年住建部對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》進行了重新修訂,將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(含港澳臺)的設防烈度進行了規范,最高為≥9度,最小為6度,以下為:
根據我國地震烈度的區域劃分狀況,國家對各地地震烈度和設防標準進行了規范界定。并作為建筑設計的強制性規范。2016年住建部對《建筑抗震設計規范》進行了重新修訂,將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(含港澳臺)的設防烈度進行了規范,最高為≥9度,最小為6度,以下為:
四川省抗震設防烈度
1抗震設防烈度不低于 9 度,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 0.40g: 第一組:康定,西昌。
2 抗震設防烈度為 8 度,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.30g: 第一組:冕寧 *。
3 抗震設防烈度為 8 度,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.20g: 第一組:茂縣,汶川,寶興; 第二組:松潘,平武,北川(震前),都江堰,道孚,瀘定,甘孜,爐霍,喜德,普格, 寧南,理塘; 第三組:九寨溝,石棉,德昌。
4 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,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.15g: 第二組:巴塘,德格,馬邊,雷波,天全,蘆山,丹巴,安縣,青州,江油,綿竹,什 邡,彭州,理縣,劍閣 *; 第三組:滎經,漢源,昭覺,布拖,甘洛,越西,雅江,九龍,木里,鹽源,會東,新 龍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自貢鋁材噴砂招聘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自貢鋁材噴砂招聘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標簽: #自貢鋁材噴砂招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