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新型鋁材快速崛起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新型鋁材快速崛起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奇瑞新款電動SUV,又改名,又延長續航里程,能大賣嗎?
K60EV推出2款車型,售價區間為19.888-20.88萬元,補貼后售價區間為12.888-13.58萬元(不含地補),詳見下表。
● 新車特點
外觀:延續燃油版車型設計,藍色元素豐富
外觀方面,新車整體設計與燃油版開瑞K60保持一致,前中網采用三橫幅式設計,并帶有象征新能源的藍色元素,前大燈組造型犀利,內部燈源附近帶有藍色裝飾,前霧燈形狀別致,帶有藍色飾條,車頭下方采用黑色包圍,增加跨界感。
側面來看,新車配備車頂行李架,采用單腰線設計,貫穿前后門把手,使用帶有藍色元素裝飾的鋁合金輪圈。尾部部分,新車造型較為平庸,尾燈之間采用鍍鉻飾條相連接,下方運用黑色包圍及銀色下護板。此外,新車保留了雙邊共兩出尾排裝飾。尺寸方面,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618/1790/1760(帶行李架為1780)mm,軸距2765mm,車內采用7座布局。
內飾:采用少見的旋鈕擋桿,多處藍色點綴
內飾部分,開瑞K60EV與燃油版設計基本相同,采用帶有鍍鉻裝飾的多功能方向盤,匹配背景光為藍色的炮筒式儀表盤,空調出風口以及座椅兩端都加入了藍色元素,繼續強調新能源身份,同時車輛改用旋鈕式擋桿。
動力:使用三元鋰電池,續航里程301km
動力方面,開瑞K60EV搭載永磁同步電機,最大功率為80kW,峰值扭矩為240N·m,最高時速可達120km/h。開瑞K60EV采用單體能量密度為182Wh/kg的三元鋰電池,在NEDC綜合工況標準下續航里程可達301km。除此之外,車型支持快充、慢充兩種方式,在直流快充模式下1.5小時可將電量充滿。
● 新車背景:
開瑞K60EV是K60的純電動版車型,外觀和內飾部分基本與燃油版保持一致。開瑞K60是開瑞汽車針對三四線家用車市場,推出的一款緊湊型SUV,這款車于2016年11月上市,內部為2+2+3三排七座布局,動力提供1.5L和1.5T兩款發動機可選,純電動版車型的上市將豐富K60車系選擇。
●市場分析:
目前中國品牌純電動緊湊型SUV市場,可選車型并不多。主打一二線城市的比亞迪宋新能源、榮威eRX5已經搶占了一部分市場,且產品力較強。其中宋新能源在上半年推出新款車型,主要針對電池進行了升級;榮威eRX5于6月5日推出了入門版車型,豐富消費者選擇。
事實上,與開瑞K60EV競爭更為直接的是獵豹C5EV和華泰XEV260,這些車型都是消費者購車時與開瑞K60EV對比較多的車型,且主要市場與品牌力更加匹配。總的來說,作為后來者,開瑞K60EV面對的挑戰較大。
老司機總結:
作為開瑞布局新能源領域的第二款純電動SUV車型,K60EV效仿K50EV的模式,基于燃油版車型打造,外觀以及內飾等直觀能夠看到的地方與燃油版幾乎沒有差別,僅在動力上進行了更換。目前各大車企均將發力新能源作為重點,包括專門為其開發新平臺等,并且2018年已處于國家針對新能源車型補貼的末期,如此看來開瑞K60EV的推出顯得誠意不夠。此外,開瑞K60受眾群體集中在三四線城市,月均2200臺左右,銷量表現一般,如今增加純電動版車型,銷量也不會太可觀!
奇瑞-開瑞K60EV不可能大賣,一點可能性都沒有。
純電動汽車的賣點在于續航,其次是電池質保時間、最后是新穎的設計,這三點開瑞K60ev一點都不占,所以這臺高價電動面包車只可能成為特殊部門的采購用車,或者用在奇瑞旗下VINI一鍵叫車網約車、奇瑞首汽合資成立的首汽約車。
這么說還別不服氣,簡單了解一下這臺車的特點:
開瑞K60ev車身尺寸4618*1790*1780、軸距2765mm,懸架為前麥弗遜、后扭力梁式非獨立結構,定位為【緊湊型SUV】;SUV應該有什么特征無需多言,這臺車到底是像面包車還是像SUV自己判斷吧。
電機使用80kw前置單電機,扭矩僅有240牛米動力水平屬于入門級,變速箱升級為單速減速器的自動換擋,整車定位普通代步車。
電池組容量45.2kwh、工信部測試續航里程為300公里,動力電池供應商不明、成組能量密度沒有準確信息,不過續航里程還是入門級。
安全配置兩款車型只有ABS EBD缺少ESP車身穩定系統,安全氣囊只有兩枚、有胎壓監測,高配加入了全景天窗,其他配置為鹵素大燈、手動空調,配置水平相當低。
這樣一臺要顏值沒顏值、要性能沒性能、要安全等級也不算高的短續航面包,電池質保按照國標,補貼后的指導價為10.63~11.33萬,有一點性價比嗎?
超過10萬的電動SUV可以考慮的車型有下面幾臺,也是K60ev的直接競品:
- 吉利帝豪GSe,續航達到353公里,車身尺寸4440*1833*1560、軸距2700mm,車型同樣屬于跨界SUV但更像兩廂車,實用性暫且不談至少顏值高一些。
長城歐拉IQ,高配續航達到401公里,車身尺寸4445*1735*1567、軸距2615mm,作為跨界SUV走轎跑式的設計風格,低配不到11萬。
- 即將上市的元EV 535續航達到410公里,車身尺寸4360*1785*1680、軸距2535mm,小型SUV;自產電池成組能量密度達到160wh/kg,容量53.2kwh,等速續航超500公里說明工況法的410是真實的。
開瑞K60ev面對這些競品有一點競爭力嗎?換位思考會去選擇它嗎?
汽車一體化壓鑄方向再度大漲,會不會成為七八月份的大妖股?
汽車壓鑄一體化方向再度大漲,已處于上漲加速階段。
七月份以來,汽車壓鑄一體化一直在風口,廣東鴻圖,文燦股份,瑞鵠模具,華鋒鋁業等個股是代表。
從這幾只股票走勢來看,連續助跑已轉換至直線起跳加速上漲階段。
一般來說,當股份直線漲板進入主升浪后,要隨時注意量能的異常變化,即放巨量沖高回落,或天量滯漲,亦或是天量天地板,一旦出現這幾種現象,就說明主升浪結束。
若不出現這幾種情況,就可繼續持股待漲。
另外,宜安科技,云海金屬這類股的補漲已開始,補漲股不會漲太多。若補漲股回落,也能說明前排領漲龍頭基本上已觸頂。
壓鑄一體化板塊已是七月最牛,已經成妖,這個毋庸
置疑。
即將進入七月下旬,要注意盤面的新變化。
大環保及碳交易方面上半年以來,一直未有表現。現在開啟補漲,同樣受益于政策催化。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將發放,高層也正研究碳交易頂層政策,ccER有望重啟。
韶能股份連板之后,今日生物質能又一代表長青集團首板。
中原環保的連續漲停將帶動環保+可再生能源題材個股走牛。
科融環境,上海電力都是環保+氫能,值得關注。
另外,充電樁和充換電概念也已露崛起之勢。尤其是換電概念是商用車和重卡等車型提高市場保有量的關鍵。山東威達,博眾精工有布局。
另外充換電概念板塊中,動力源,英威騰,萬馬股份,力帆科技等值得關注。
從市場近日表現來看。氫能,氫燃料已開始逐步趨活趨火。
周末,歐洲亦傳來消息,欲50億歐元加碼氫能源。
福田汽車,上汽集團,首航高科,富瑞特裝,星云股份,雄韜股份,美錦能源,鴻達興業,華昌化工,寶豐能源,厚普股份,京城股份,安泰科技,全柴動力,濰柴動力,雪人股份,大洋電機等值得關注。
中國石墨今日登陸港交所,首日大漲,有望帶動鋰電池負極材料板塊雄起。
璞泰來,寶泰隆,中國寶安,華控賽格,衫衫股份,中科電氣,百川股份,翔豐華,易成新能等值得關注!
個人意見,僅供參考!
你好!“汽車一體化壓鑄”集體爆發迎來新風口,漲幅或超300%!
汽車一體化壓鑄它是從0到1一個增加的千億賽道。它包括四個主要環節——制造、模具、材料、設備。從這四個環節以及市場結合分析,制造空間最大。在制造環節里,由于一體化車身本質上是集成度更高、更大的車身件,所以大型鋁壓鑄車身件上有先發優勢和能力領先。
1、它是免熱處理的鋁合金,最明顯的就是輕量化優勢。新能源車省下來的每一點重量,就可以增加汽車的續航。數據顯示,使用一體化壓鑄技術和鋁合金材料可減重約30%。對燃油車減重15%可降低約5%油耗;新能源車可降低約10%的用電量。
2、目前已被特斯拉大規模應用,而且其余車企也在積極跟進,鋁壓鑄、壓鑄機設備廠、模具廠、主機廠、材料廠等企業都在布局。而且華為跨界、一汽、蔚來、小鵬、長安、理想、小米等車企均已規劃布局,趨勢明朗,具備優勢地位的賽道龍頭。
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對一體化壓鑄應用的加速,前地板、中地板、汽車后地板有望應用一體化壓鑄技術。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到1200萬輛左右,再結合各一體化壓鑄產品的滲透率,老乾認為新能源汽車的一體化壓鑄市場空間在2025年能夠到258億元左右,2022-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有望超過100%。
目前,蔚來跟核心供應商文燦已經成功試件一體化壓鑄后底板,新車ET5(配置|詢價)會用一體化壓鑄工藝。
1、春興精工
汽車等精密鋁合金結構件制造商,目前主要為特斯拉、馬勒、群志、華納圣龍等知名汽車及汽車配件制造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新型鋁材快速崛起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新型鋁材快速崛起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標簽: #新型鋁材快速崛起